行業熱點新聞
美妝掀起「包裝升級」風潮,環保美學成未來新商機
刊登日期:2025-08-11

 

近年來,美妝產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「包裝革命」。根據《全球美妝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高達72%的消費者會因包裝設計決定是否嘗試新品,而在高端美妝市場中,包裝成本更佔產品總成本的30%。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國際美妝巨頭與本土品牌紛紛加速ESG戰略部署,將「可持續包裝」視為下一波產業競爭的關鍵。

環保美學崛起 包裝成品牌差異化核心

從香奈兒紅山茶花的通透質感,到YSL「小金條」的金屬奢華,再到花西子「同心鎖」的東方工藝,美妝包裝已從單純的容器轉變為品牌美學的載體。美妝博主張婷指出:「當今消費者不僅追求產品功效,更看重包裝背後的環保價值。」這種轉變促使品牌重新思考包裝設計,將「可回收」、「可降解」等概念融入產品生命週期。

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數據顯示,化妝品產業每年產生超過1200億件包裝廢棄物。為應對這一挑戰,國際品牌如歐萊雅已率先行動,其Elvive系列採用100%再生PET瓶,並透過重灌裝模式減少70%塑料使用。本土品牌溪木源則導入FSC認證環保快遞盒,從物流端降低碳足跡。

商業模式創新 年輕世代願為永續買單

麥肯錫調查發現,60%消費者願意為環保包裝多支付10%費用。這股「綠色消費」浪潮正驅動產業商業模式轉型。例如屈臣氏在香港推出「空瓶回收計劃」,單一試行階段便回收逾6300個美容容器;國貨品牌谷雨則透過「空瓶投遞」活動,將廢棄包裝轉化為再生資源。

時尚分析師小唐強調:「替換芯、零包裝等概念,實質上是品牌與年輕消費者的深度對話。」以東邊野獸為例,其產品空瓶可二次利用為首飾盒或燭台,不僅延伸產品生命週期,更創造跨場景的消費體驗。這種「包裝即藝術」的思維,正在重塑美妝產業的價值鏈。

從成本負擔到價值引擎 可持續包裝的戰略轉型

長期作為全球包裝製造中心的中國市場,如今面臨成本上升與環保法規的雙重壓力。業內人士指出:「可持續包裝不再是成本中心,而是品牌ESG戰略的價值增長極。」7月即將在廣州舉辦的iPDFx國際未來包裝展,預計將聚焦「綠色材料」與「循環設計」,為產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。

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,美妝品牌的競爭已從成分功效延伸至包裝的環境友善度。能否建立閉環回收體系、實現真正的「搖籃到搖籃」設計,將決定品牌在未來市場的領導地位。這場「綠色包裝革命」,不僅是產業升級的必經之路,更是回應地球永續的關鍵行動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新華網

642_502

WhatsApp

聯繫我們

展會位置

返回頂部